核心提示:
EB病毒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筛查意义最大的一项检查。
成人95%左右都感染过EB病毒,也仅约3-10%的EB病毒阳性抗体人群会转化为鼻咽癌患者,说明肿瘤的发生并不是EB病毒单因素引起的,是遗传和环境多因素共同引起的。
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致病因素中68%与遗传因素有关,32%与环境有关。
鼻咽癌具有地区聚集性,主要在我国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份,广东尤其高发,所以鼻咽癌又称“广东癌”。
感染EB病毒,不必恐慌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仅感染人类的疱疹病毒,与人类共进化了数百万年,在人群中广泛传播,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建立了匹配的共进化博弈机制,通常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EBV感染者机体免疫异常时可出现多种疾患,其中肿瘤最引人注目。EBV是最早发现的人类肿瘤病毒,与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多种淋巴瘤以及鼻咽癌、胃癌等实体肿瘤相关,也可以引起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EB病毒感染者未必会得鼻咽癌,EB病毒可以与人体和平共处,长期潜伏在人体内,相安无事。
但是EB病毒一旦被激活、快速复制,就可能致病,诱发鼻咽癌(研究实验证实,香烟的提取物可以激活EB病毒)。这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及症状,但血液内EB病毒的抗体呈阳性。
EB病毒阳性该怎么办呢?
建议尽快到医院复诊,医生会根据详细病史以及鼻咽部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必要时还会采取核磁共振(MRI)乃至取病理组织活检进一步确认。如果鼻咽部检查未见异常,则后续只需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如果EB病毒持续增高,则提示患癌风险很高。
生活在鼻咽癌高发病率地区,以及有家族发病史的人,王思阳主任建议进行多项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比较常见的组合是: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G(Rta-IgG)、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和EB病毒早期抗原IgA抗体(EA-IgA),其结果在鼻咽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医生会根据结果,评估受检者罹患鼻咽癌的风险等级,进行对应等级的健康管理。对于已经出现一些症状怀疑患鼻咽癌的人,可以进行鼻咽镜、CT、MRI等影像学检查。
本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一切诊断和治疗请遵从医生的指导。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您可以拨打免费长途电话400-6000-838进行咨询,或者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