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
临床科普任重而道远
在国内很多患者心中,参加临床药物试验等于让自己当小白鼠。真的这样吗?我们不妨来看看世界一流的癌症中心,例如美国的MD Anderson癌症中心。在那里超过90%的肿瘤患者都在参加各种临床试验,每天有数百项临床试验同时在进行。不仅如此,也经常会有很多患者在向医生打听有没有什么
众所周知,欧美发达国家有着完善的法律法规,而民众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为什么那里的患者并没有像中国患者那样对临床试验谈虎色变,甚至踊跃争当“小白鼠”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发达国家肿瘤患者对临床试验的认知和态度与中国患者截然不同。
在他们的理念中,同时很可能也给后来患者带来一个机会,是对医学作出的贡献,为后来的患者提供了宝贵的治疗经验和方向。然而中国的老百姓对临床试验的认知远远不及国外的普及水平,在科普临床试验认知这一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临床试验中国患者了解的非常少,临床试验内涵很广,包括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我们仅以与治疗相关的药物临床试验进行举例说明。简单地说,药物临床试验就是一个评价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科学研究,其目的就是找到更好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那么临床试验能为患者带来什么好处呢?正如很多国外的患者所认识的那样,临床试验是一个获得更好疗效或者最新治疗的机会。开展一个临床研究是因为对于某一类患者来说,传统的标准治疗或药物疗效或安全性不令人满意,或者已经没有合适的公认的治疗方法或药物。
在一些科学理论和证据的支持下,某些新的药物或治疗可能带来新的突破。因此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在困境中就有可能闯出一条路来,比其他患者更快地接触到更新、更好的治疗方法,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突破。当然,参加临床试验还能获得另一个好处,就是免费的药物和检查,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实际上,临床肿瘤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一个又一个临床试验推动的,而所有治疗金标准和原则也是在临床试验基础上建立的。可以说没有临床试验,临床医学将不会再有进步,也不会再有新的标准产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是令人敬佩的,是对临床医学有重大贡献的。
临床试验是一个经过严格审查程序的科学研究,临床试验均是在人体医学研究伦理准则《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指导下,按照我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物临床实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下进行的。一项临床研究发起前必须经过科学学术委员会的审查,充分评估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认为其至少理论上较目前的标准治疗更有优势。
例如对于未知性较大新药临床试验,为了保障参加试验患者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在临床试验开展前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取得动物的疗效与安全性试验数据,以及其他的药学数据方可进入小规模的临床I期试验。临床I期试验的目的是观察药物的初步疗效和毒性。如能通过临床I期试验,才可逐步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II、III期试验,最终成为临床标准。
通过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查后还要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医学专家、法律界人士和社区人士,他们与试验没有任何利益关联。只有经过他们的审查,认为临床试验符合病人自愿原则,而且不会危害病人的利益,试验才能开展。临床试验的时候必须向受试者说明试验性质、试验目的、可能的受益和风险、可供选用的其他治疗方法以及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等,受试者签知情同意书是必要的保障。
知情同意书以患者易懂的语言书写,信息全面,能使受试者足够了解相关试验情况。在试验过程中即使出现可能威胁病人利益的情况,无论试验进行到什么阶段,都必须马上停止。通过这些严格的程序,虽然仍无法完全避免未知性带来的风险,但已经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
本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一切诊断和治疗请遵从医生的指导。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您可以拨打免费长途电话400-6000-838进行咨询,或者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