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本专科新特药房推荐:西黄丸
西黄丸的介绍
西黄丸精选牛黄,麝香,乳香(醋制),没药(醋制)等中药,采用现代先进技术提取精华制成。其中牛黄性甘,凉。归心、肝经。能够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是最常见的贵重药材。西黄丸是纯中药制剂,是抗癌中成药的经典名方。临床主要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及辅助治疗,改善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西黄丸临床主要适用于各种癌症,如乳腺癌、宫颈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肝癌、食道癌、胃癌、甲状腺癌、淋巴癌、直肠癌、白血病、脑瘤等等。全身化脓性疾病及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淋巴结炎、骨髓炎、淋巴结核、菌血症、败血症等。用于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缓解由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口腔炎等症状。
西黄丸的临床应用:
1、单独使用纯中药制剂西黄丸,具有扶正固本、益气补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能。临床实践证明:其抑瘤率高,服用后,可使人体产生大量的T细胞,而T细胞可吞噬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具有很好的抗癌效果。
2、西黄丸与手术治疗配合使用,可扶正固本、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增强食欲、体重等作用,为病人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能够加快术后恢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西黄丸配合放、化疗使用,可减少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经临床应用及动物实验证明:西黄丸有刺激骨髓再生,促进血液生成之功效,因此在放、化疗的同时配合使用该药,可显著减轻因放、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及白细胞减少和头昏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西黄丸配合放化疗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西黄丸抗癌的六大优势
一、整体着手,综合治疗:
中医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对多数的癌症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还必须从整体观点来看待癌症,它的问题在于:癌症本身的多中心生长,癌症局部治疗的复发和再生长;癌症的转移问题,这也是局部治疗所不能解决的;癌症的全身性异常表现问题,癌症局部治疗对全身所产生的影响。由于中医在整体地看待人体和疾病两个方面有它自己固有的特点。因此,在整体治疗中,中医有它的长处。
二、标本兼治,缓解症状:
善症状的效果和其他几种治疗方法不一样,中医中药在这方面有它的特长。例如:手术治疗能将癌症切除,但有时会带来术后的功能障碍,而出现一些新的症状。放射治疗后的反应和后遗症现象也是明显的。化学药物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明显的影响。因而癌症引起的各类症状,在服用在药后常可获得一定时间的改善。如癌症本身也因服用中药而好转,则症状则明显缓解,甚至消失。
三、调节免疫,恢复体力:
病人体力的恢复,中医治疗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而影响癌症患者的体力,这是与其他方法相比的另一个特点。中药治疗,一般不会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
四、安全可靠,副作用小:
按中医传统的辨证用药,一般没有副作用当然服用以抗癌为主的中药时,也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单方如汞制剂、砷制剂等,可以出现严重的毒性作用,需要加以注意。对于一般的中药,能掌握适应证和适当的剂量,反应并不严重,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五、价位适中,服用方便:
西黄丸虽然选用的均为名贵稀有中药,但从其卓越的疗效和市场上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一疗程的抗癌药比较,其价格是非常合理的,并且服用也非常方便。
六、预防癌症,提高免疫:
基于中医对癌症病因、病理的认识,以现代医学对某些癌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可采用某些中药来治疗高危人群,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又如可以根据中医的舌象和脉象,来对癌症的预后加以判断和分析,脉象转为弦劲、洪大常提示病情恶化;脉象趋于缓和、濡软常提示病情好转。舌象变化方面,如舌质红绛干燥,出现剥苔或舌光,常提示预后较差;舌质不红、舌润、苔薄,常提示病情好转。此外,脉证不符,例如证实而脉虚,或证虚而脉实,也常提示病情不佳。对脉象和舌象的动态观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之不足。
西黄丸抗癌功效和药理作用
一、西黄丸抗癌功效:
1、单独服用:西黄丸系名贵纯中药制剂,具有扶正固本、益气补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效。临床实践证明:西黄丸抑瘤率较高,服用后可使人体产生大量的T细胞,而T细胞可吞噬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扩散。
2、与放、化疗及手术治疗配合作用:西黄丸可明显减少或消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经临床应用及动物实验证明:西黄丸有促进骨髓再生、促进血液生成之功效,因此在放、化疗的同时配合使用该药,可显著减轻因放、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及白细胞减少和头昏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手术前、手术后使用,可为其综合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西黄丸具有扶正固本、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增强食欲、体重等作用,故可分为病人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经大量临床实验证明:服用西黄丸后,无论对人体特异性免疫细胞、还是非特异性免疫细胞,都有明显增强作用,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强机体抗癌能力,使各种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二、西黄丸药理作用
1、抗肿瘤:激活巨噬细胞活性,促进干扰素的产生,提高NK细胞的活性、TH细胞的数量及TH/Ts值,保护骨髓、肾上腺皮质和肝脏功能,抑制血管生成因子的活性,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2、抗炎、增强免疫:西黄丸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T细胞数量和IgM含量,诱导干扰素生成,与白细胞介素II有协同作用提高机体免疫。
3、抗菌:西黄丸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均有杀灭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最佳。
西黄丸——药效学研究
1、抗肿瘤作用:
通化金马西黄丸对小鼠肉瘤S — 180,Lewis肺癌血道转移及白血病P388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通化金马西黄丸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且随着剂量增加,其抗转移疗效亦呈正向增加。西黄丸在0.1 — 0.4g/kg剂量灌胃给药可抑制荷艾氏腹水癌和荷H22腹水癌小鼠的肿瘤生长和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可抑制荷S180实体瘤和荷H22实体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和浸润,瘤块明显缩小,抑制率在35 — 85%之间,镜下可见瘤组织片状坏死,另外与环磷酰胺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西黄丸在0.1kg.d或0.3g/kg.d剂量,连续7天应用时,可使瘤块生长的TS值明显性减小和抑制率(负值)增加,说明西黄丸对小鼠SRC人肺癌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
2. 改善微循环:
资料表明:肿瘤病人血液常处于高粘、高凝状态,肿瘤病人的恶化或好转常与血液变性指标呈正或负相关。西黄丸在0.05 — 0.5g/kg剂量范围内,可降低高粘高凝大鼠血液粘度,减少血小板的数量,也可能降低其粘附率。通过此作用可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这是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的中药药理学基础之一。另外,西黄丸可使肠系膜血管扩张,血细胞流速加快,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加,说明可改善肠系膜微循环。
3. 增强免疫力:
西黄丸可增强荷瘤小鼠的耐寒、耐高温和耐缺氧能力,此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r=0.6739 — 0.7238, n =30,p<0.01)其增强免疫力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西黄丸可增强小鼠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大剂量(0.4g/kg)灌胃给药时可增加小鼠的脾脏指数;0.2—0.4g/kg给药可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可使小鼠抗体及溶血素效价增加;可使小鼠的TNF含量增加。综上所述,西黄丸可增强小鼠特异和非特异性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增加TNF含量,对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这也是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的药理学基础之一。
4. 镇痛、抗菌消炎:
西黄丸所含药物成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猪霍乱弧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炎症病理发展进程、血管通透性增强期、白细胞游走期和肉芽形成期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用热板法,扭体法,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法以及卵蛋白诱发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了西黄丸抗炎止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西黄丸(100 — 400mg/kg)灌胃给药可:(1)、抑制热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2)、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3)、减轻卵蛋白引起的大鼠后足跖肿胀。研究说明,西黄丸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这非常有利于肿瘤病人的对症治疗。
5. 对化疗药物的增效及减毒作用:
实验表明,通化金马西黄丸配合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等抗癌药均有明显增效减毒作用。西黄丸在100、200、400mg/kg剂量时可对抗环磷酰胺、5 — 氟尿嘧啶和丝裂引起的毒性反应和 60Co照射引起的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及其肝脏损伤,说明西黄丸对化疗和放疗增效减毒作用的范围较广泛,并不限于某一种抗癌药物。
西黄丸——配合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根据乳房的生理、病理与气血的关系,探讨从痴论治乳病。乳房疾病多与足厥阴和足阳明关系密切,其病机主要由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和疾凝血AL所致。它的发生与肝、脾、肾三位有密切关系。瘀 ,“结”、“痛”为其临床基本特征。治疗方面应注重舒肝理气,活血化疟。气滞血瘀之乳癖,活血化疥能解除气血不畅引起的血瘀症,软坚通络也能达到活血行血的目的。血能载气,气能生血,气行则血行,理气补血,活血能使气机调达,血运通畅,解除肝气郁结引起的疾凝血瘀,冲任失调的症状,肝气疏泄才能正常。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门诊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确诊为乳腺增生症,年龄在20岁一60岁的女性患者118例。
1.2、诊断标准有乳腺肿块,且伴有乳房胀痛等症状,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如经前乳房胀痛,青春期乳痛及仅有乳痛而无肿块的乳痛症。利用电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钥靶摄影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其他乳腺疾病,而诊断为乳腺增生症者。
2、药物组成及治疗方法
2.1、药物组成逍遥丸主要成分为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等。西黄丸主要成分为牛黄、麝香、乳香、没药。
2.2治疗方法逍遥丸每日3次,每次8粒,经期后连服20d为一个疗程。连续三个疗程。西黄丸每日1次,每次3g,饭后服用。连服20d为一个疗程,连续三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和中华全国医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拟定:肿块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为临床痊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乳痛消失为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乳痛减轻或肿块缩小1/2以上,乳痛减轻不明显为有效;肿块不缩小或单纯乳痛轻度缓解为无效。
3.2、结果痊愈74例(占62.7%),显效32例(占27.10o),有效10例(占11.800),无效2例(占1.700),总有效率为98.3%。
4、讨论
本病的病因病机,可用郁、痰、癖三字概括。郁乃情志不舒,精神抑郁,气机失调,肝气郁结,致冲任失调。郁久可化热,热灼津液,煎熬成痰,或肝气犯脾,脾失健运,聚湿成痰;气为血衰,气机不畅,气血失和,血行受阻则成疲。郁痰癖互结,阻塞乳络,则成乳癖。在郁痰癖中,郁是起主导作用的。《外科正宗》云:“优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思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积成核。”临床上如患者情志忧郁,精神紧张则乳痛加剧,甚至肿块增大。
逍遥丸用柴胡疏肝理气,又有当归、白芍养血补肝,白术、获等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肝气条达,脾运自健,血气和畅,凝气得散。纵观全方共具疏肝排郁,健脾和营养之功。
西黄丸方出《外科全生集》,为治疗“乳岩”、“痛病”、“痰核”、“肺痈”之名方[2],其主要成分有麝香、牛黄、乳香、没药组成。方中之牛黄清心、退热、化痰、通窍、散肿结,为主药。辅以麝香芳香辛窜之性,通经络,散结滞,辟恶毒,除秽泄,为辅药。主辅配合,相得益彰,牛黄制r香,辛窜助火之弊,麝香增牛黄化痰散结肿之功。佐以乳香、没药活血祛痕,消肿定痛。全方配合,清热解毒,活血祛癖,消坚肿可称上品。逍遥丸和西黄丸两药合用治疗乳腺增生症简单有效,易于坚持治疗,值得推广。(来源:实用医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