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而皮肤对人体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抵挡太阳发射的各种光线,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以及其他很多的射线。简单的说,皮肤本来就是防晒器##官,我们的表皮、真皮类似不透明的防护罩,抵御光线对内脏的伤害。黑素细胞分泌黑素小体,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等,又进一步防御紫外线等对皮肤细胞的伤害。所以老祖宗不断遗传进化的结果,在日照强烈的地区人群肤色较深,也是一种“保护色”。
正因为光线会直接作用在皮肤,很多皮肤病的发生都和光线,特别是紫外线有明显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常见的光线性皮肤病:
01
晒伤
02
光敏性皮肤病
日晒后皮肤发红发痒,出现类似“湿疹皮炎”的表现,很可能就是光敏性皮肤病。很多春夏天反复出现的皮疹很可能是“紫外线过敏”的表现。很多患者自己也会发现春夏天反复出门日晒皮疹加重的规律,而通过防晒这类皮肤病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严重的患者光敏感性特别明显,一年四季都需要严格的避光防晒,只要接触光线就发生剧烈的瘙痒和皮疹。
03
食物、药物、化妆品会引发光敏?
光敏是怎么引起的?一些光敏性皮肤病与我们吃的、涂的、接触的有明确关系,这些接触皮肤、进入体内的物质有特别的化学结构,紫外线照射后发生结构变化便引发细胞的毒性反应,导致光敏的出现。常见的物质有药物、食物和日化用品。化学防晒剂是通过吸收紫外线发挥防护效果,而这些成分结构变化后也有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的情况。所以在外露的部位外用药膏、护肤品、彩妆品甚至防晒剂后出现的皮肤过敏,也要怀疑是不是“光接触性皮炎”。可以通过光试验和光斑贴试验等检查确定。另外很多药物具有光敏:如抗生素(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抗真菌药(灰黄霉素、酮康唑等)、利尿剂、精神类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等都有可能引发光敏。中草药和中成药含有荆芥、白芷、白藓皮、槐花、补骨脂、小茴香等也会发生光敏。部分蔬菜、水果含光敏物质如呋喃双香豆素(补骨脂素),可导致光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如果大量进食野菜如苋菜、灰菜后再晒太阳,就会发生“植物日光性皮炎”,表现全面部肿胀,甚至皮下出血。泥螺体内含有光敏物质卟啉,食用后再暴露在阳光下,卟啉吸收光能可能引起皮肤晒伤反应,发生“泥螺日光性皮炎”。
外源性物质导致的光敏性皮炎不少见,但临床上我们也不建议患者盲目的戒口,如果怀疑食物或者药物和发生皮肤光敏有关,建议咨询医生,携带致敏物质进行相应的检测,听取医生的意见是否要停药或者换用其他。
04
色斑和光老化
当你问一个皮肤科医生如何保养皮肤,估计最常听到的答案就是“保湿和防晒”。的确,我们不仅防晒黑,更要防“晒老”。皮肤老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光老化”。长期慢性光损伤破坏皮肤细胞,导致表皮异常增殖和真皮萎缩。典型表现就是老年斑——脂溢性角化和皱纹,其他血管(毛细血管扩张)、黑素细胞(雀斑样痣)的改变也会发生。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应用注射、光电、药物等多种手段都可以改善皮肤光老化。虽然不能“时光倒流”,但岁月的痕迹可以少一点,再少一点。
05
皮肤肿瘤
光线性皮肤病的防治基础
最后,我们来说说这些光线性皮肤病的防治基础——防晒。防晒产品使用方便,建议平时在出门前15-20分钟涂抹。用量要足——全面部量以1元人民硬币面积大小产品,厚度应达2mg/cm2。涂抹不够达不到防晒效果。因为活动流汗、油脂分泌等因素会影响防晒产品的有效性,需每隔2-3小时重复涂抹。涂抹时应轻拍促进吸收,不宜揉搓或用力按摩。全身曝光部位均需涂抹防晒产品。头顶头发稀少的区域以及耳朵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的人群,要特别注意涂抹。室外活动阳光剧烈以及对防晒产品过敏的人群,可以通过穿衣戴帽、遮阳伞、戴太阳镜、戴口罩等遮盖手段,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阳光下。“硬防晒”的织物织纱密度越高、颜色越深、或有防晒涂层,其吸收紫外线能力就越强、防晒效果越好。此外,遮阳帽帽檐的边长最好在7.5 cm以上,才有较好的防晒效果。建议选购 UFP (紫外线防护指数)> 25,UA 透过率< 5%标识的产品。
本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一切诊断和治疗请遵从医生的指导。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您可以拨打免费长途电话400-6000-838进行咨询,或者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