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009年2月我科采用益赛普(注射用重组人II型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全新生物靶向治疗银屑病关节炎1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7年6月-2009年2月在我院住院应用益赛普治疗的幼年脊柱关节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3-67岁,平均年龄(32.11±10.23)岁, 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2.42±1.89)年。
1.2 方法:在常规非甾体抗炎药和病情缓解抗风湿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赛普12.5-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常规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进行左右皮下交替注射,注射后嘱患者局部按压5-10min。
1.3 疗效评价[1]:临床缓解:红细胞沉降率(ESR)、反应蛋白(CRP)均下降在正常范围,关节肿痛、休息痛及腰背部疼痛缓解。显效:关节肿痛及休息痛和腰背部疼痛减轻>50%,ESR、CRP下降>50%,能坚持工作。有效:关节肿痛及休息痛和腰背部疼痛减轻<50%,ESR、CRP下降<50%。无效:实验室及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者。显效11 例(64.7%),有效 8例(35.3%)。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护士以诚恳的、充满自信的语言态度讲解疾病及药物常识,例举临床良好疗效的实例,消除患者的疑虑,使患者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对缓解病情极为有利。
2.2 注射前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益赛普的药理作用,让患者对益赛普的药理机制有所认识,消除患者对新药应用的恐惧感,并介绍国外及内地的使用报道,且让已开始使用该药的患者介绍使用后的体会。
2.3 注射部位的观察:在注射时和注射后48h内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硬结、痒等。教育患者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如出现局部不良反应,不可搔抓以免
皮肤破溃导致感染,可以用手在局部周边进行按摩或进行冷敷,对疼痛明显者,及时就诊,随时进行药物治疗。
2.4 其他症状的观察:该药常见的副反应是呼吸困难,上、下呼吸道感染,其次是
皮肤及其附属器的副反应[2],在用药期间加强患者自我防护的教育,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30min,通风20min,保持皮肤清洁,穿全棉衣物,勤更换衣物等。
2.5 生活护理:脊柱累及的患者应睡硬板床,枕头的高度以能保持颈椎的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致于增加上胸椎后突为度,一般10 cm左右,枕头尽量放在颈部中段,头部尽量少枕枕头,不能在膝关节下垫枕头,如果炎症已侵犯颈、上胸椎,应去枕睡眠。
2.6 功能锻炼:维持胸廓的活动度;保持脊柱的灵活性;维持肢体的运动功能,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致肌肉萎缩,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
3 讨论
重组人II型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近年来在国内外用于治疗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新药,对经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有效率达60%-80%,早期使用能阻止关节破坏,降低致残率[3]。益赛普能使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病情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控制, 在用药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平时生活护理,配以适当功能锻炼,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给予精心的护理,对控制病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对疾病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