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备好这些解暑药!明天入伏,持续高温影响9亿人

核心提示:

“加长版三伏天”来了,多地持续高温,热射病死亡案例增加,药店人提醒顾客做好防暑准备。

                                      持续高温,影响全国9亿人

截至今天(7月15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10天发布高温预警,今年长达4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将在明天正式开启。


今年6月以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5.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共有7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河北灵寿、藁城、正定和云南盐津日最高气温达44℃以上。


截至7月中旬,高温事件已持续30余天,覆盖国土面积达502.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9亿。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7月17至20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沿江、华南西北部等地将出现降雨过程,高温天气得以缓解,江南东南部、华南东部持续高温闷热天气。21日之后,南方地区高温将再次发展,范围扩大,福建、江西、浙江南部等地日最高气温可达39至41℃。


                                       “热死人”不仅是玩笑话

受高温天气影响,“热死人”不仅是一句玩笑话,7月以来,浙江、河南、江苏、四川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已有死亡病例。


热射病”通俗地讲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据温医大附二院急诊科副主任孔万权介绍,热射病患者如果救治不及时,死亡率可高达60%


其典型症状为核心温度升高至40℃及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等,并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


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青壮年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劳力型热射病就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比如消防员、快递员、建筑工人等。


   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曾维根在科普视频中提到,给热射病患者降温时不宜使用退烧药。因为热射病属于中枢性高热,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常用退烧药对热射病没有治疗效果,而且还可能引发凝血功能障碍、损伤等。


除立刻就医外,热射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是物理降温,例如用冰块敷在脖子、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经过的位置。


                                            备好防暑清暑药物

    在热射病的预防方面,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刘宏副主任医师提醒,户外工作者这段时间应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温下作业,及时补水补液。


另外,子女还要特别注意独居老年人。很多老年人不喜开空调,室内温度、湿度高,子女应尽量帮老人事先准备防暑降温药物、清凉饮料,劝说减少外出活动。


对于防暑清暑药物的选择,江苏某单体药店店长告诉赛柏蓝-药店经理人“主要就是藿香正气”,有时也可以“顺便带点仁丹、花茶金银花之类的”。


执业药师李左标表示:“藿香正气有很多剂型,正气丸、正气口服液、正气合剂、正气滴丸、正气胶囊等等,都可以推荐。”


执业药师李思博向赛柏蓝-药店经理人解释,以藿香正气散为例,方中以藿香为主,辛散风寒,芳化湿浊,和胃悦脾,辅以行气燥湿之品,使风寒解而寒热除,气机畅而胸脘舒,脾胃和而吐泻止,邪气去而正气复。


包括藿香正气在内,药师们还推荐了以下几种药物用来清暑祛湿:


1、藿香正气水(口服液、合剂)


功效: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适用人群: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以及胃肠型感冒。


用药提示:藿香正气水含有40%-50%乙醇,不宜与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类药物同用。服用后也不宜驾车。


2、暑湿感冒颗粒


功效:清暑祛湿,芳香化浊。


适应证:用于暑湿感冒引起的胸闷呕吐,腹泻便溏,发热,汗出不畅。


用药提示:组方中含有生半夏,性温燥,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血症者禁服。


3、清热祛暑颗粒


功效:清热祛暑,益气生津。


适应证: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用药提示: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保济丸


功效:解表、祛湿、和中。


适应证:主治暑湿感冒,对应症状为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


用药提示:外感燥热者不宜服用。


5、清凉防暑颗粒


功效:清热祛暑,利尿生津。


适应证:用于暑热,身热口干,溲赤和预防中暑。


用药提示:饮食宜清淡,孕妇慎用,不宜过量服用。

6、六一散


功效:清暑利湿。


适应证:内服治疗暑湿所致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可治痱子。


用药提示:孕妇及小便清长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




温馨提示:

本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一切诊断和治疗请遵从医生的指导。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您可以拨打免费长途电话400-6000-838进行咨询,或者直接联系我们

  • 没有相关博文
二维码
Nb广州药师
电话
微信扫码咨询
二维码
Nb长沙药师
微信扫码咨询
电话
二维码
Nb杭州药师
微信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