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益新院士:鼻咽癌基因芯片可预测患癌风险

核心提示:

曾益新院士:鼻咽癌基因芯片可预测患癌风险

我所做的一切研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探索为什么广东人容易得鼻咽癌。用学术一点的话说,就是想把鼻咽癌的发病机制搞清楚。——曾益新字

曾益新,中科院院士、肿瘤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62年出生于湖南,1990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1997年在日本、美国留学期间,在抑癌基因p21的调控机制和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L的作用机理方面获得国际原创性发现。曾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
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及973等国家级和省市科研基金的支持,在抗癌药物研究及鼻咽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尤其是鼻咽癌易感基因的成功定位,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同,其“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获得2002年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4年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这一成果被评为2002年中国医药卫生十大科技新闻和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曾益新院士:鼻咽癌基因芯片可预测患癌风险

鼻咽癌又被称为“广东癌”,然而鼻咽癌的发病远不仅是在广东省,附近的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也有病例,每年新发病例1.5万人以上。

   “小时候的一幕,邻居大婶得了鼻咽癌,恶性肿瘤很快就扩散到了淋巴腺。大婶去世的时候,样子很惨很可怜。”这段经历或许是对曾益新选择鼻咽癌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一个小小的注解。

    整合病理资源、搜集相关数据、采集临床标本、建立研究路径……曾益新带领的课题组从无到有,厚积薄发:成功收集了132个鼻咽癌高发家系,保存了1300多株转化细胞株,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鼻咽癌高发家系样品库,还构建了鼻咽癌组织和非癌鼻咽组织的DNA库,并克隆到了一些与鼻咽癌发病相关的候选基因。

    实际上,鼻咽癌的发病非常复杂,包括遗传、环境、EB病毒感染等因素,这种复杂性使之成为癌症研究很好的模型。曾益新清晰的明白,对鼻咽癌发病机理的阐明,将是对癌症防治工作的一大贡献。

    2002年,曾益新和课题组对鼻咽癌患者的血样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定位和遗传连锁分析后,将鼻咽癌易感基因锁定在人类4号染色体短臂4p15.1-q12的区域上,这个区域大约有1000万个碱基对。这一发现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自然遗传学》上。

    此后,曾益新的团队又在定位区内找到了一个在高发家系病例中发生突变的基因,这一被称为“八年抗战”的研究成果,发表在2006年1月美国出版的肿瘤领域权威刊物《癌症研究》上。鼻咽癌易感基因的发现,确定了鼻咽癌的发病具有很强的遗传背景,并且是在EB病毒感染等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易感基因肯定不只一个,要真正阐明其遗传易感机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曾益新很有信心。

      曾益新介绍说,“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科研”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研制出可用于预测鼻咽癌发病风险的基因芯片,使每一个人都可以预测到自己一生中发生鼻咽癌的风险有多大,然后积极防范。要达到这个目的,还有一段路要走。

曾益新说:“当你设定一个科学目标后,你越深入研究,就会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越多。这也许就是科学的魅力吧。”

突破瓶颈,鼻咽癌外科治疗创新性技术

     研究表明,挽救性外科治疗和放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局部复发鼻咽癌的生存率。但是,外科治疗能够直接切除放疗不敏感的复发病灶,对于局限性局部复发鼻咽癌,手术疗效可能更好,而且,手术可以避免二程放疗引起的严重放疗后遗症,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二程放疗患者。因此,手术是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更是二程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因此,救援性鼻咽切除术的研究和推广对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常规鼻外进路鼻咽切除术面临四个技术瓶颈

1、创伤大,手术并发症较多。

2、难以按照肿瘤外科原则切除肿瘤。

3、鼻咽手术创面愈合困难。由于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接受过根治性放疗,鼻咽粘膜的愈合能力很差,术后患者伤口长期难以愈合而导致局部感染甚至颅底骨质坏死,引起严重的头痛甚至颅内感染致死。

4、颈内动脉的保护。鼻咽癌常常伴有咽旁间隙侵犯(即T2b期鼻咽癌),手术治疗可能损伤咽旁间隙内的颈内动脉,导致危及生命的大出血。

经鼻内镜鼻咽切除+带蒂中鼻甲粘膜瓣修复术治疗局限性复发鼻咽癌

经鼻内镜鼻咽切除术是在鼻内窥镜的引导下,不切除鼻腔正常结构,通过双侧鼻腔直达鼻咽,达到微创的目的;而且,借助电刀、微电钻和其他手术技巧的改良,该手术能够对鼻咽肿瘤及其足够的安全边界进行连续、整块、根治性切除,符合肿瘤外科手术原则;最后,术中利用带血管蒂中鼻甲或鼻中隔粘膜瓣对鼻咽创面进行一期修复,方法简便、效果良好,能恢复鼻咽粘膜生理功能并且不额外增加供皮区的损伤,成功解决了复发鼻咽癌伤口愈合困难的难题。

温馨提示:

本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一切诊断和治疗请遵从医生的指导。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您可以拨打免费长途电话400-6000-838进行咨询,或者直接联系我们

二维码
Nb广州药师
电话
微信扫码咨询
二维码
Nb长沙药师
微信扫码咨询
电话
二维码
Nb杭州药师
微信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