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不是光查查血糖就够了?这份检查清单收藏好
初诊糖尿病,并非只查查血糖就行了,还要了解:
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
有没有并发症或其它合并症?
病情轻重程度如何?
因此,除了血糖之外,还要做许多相关检查,这些检查对于明确诊断、评估病情、指导用药是非常必要的,绝不属于过度检查。
- 临床案例 -
张师傅的老伴患糖尿病多年,为便于居家监测血糖,前两天自己买了台血糖仪,张师傅就顺便也给自己查了一下,这一查不要紧,居然血糖也高。他心想,自己没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怎么会得糖尿病呢?第二天,张师傅又到一家大医院复查血糖,结果还是高,被确诊为糖尿病,而且医生还给他开了一大堆检查单,包括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血脂、肝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心电图、眼底检查等等。他心想,既然糖尿病都已经确诊了,还有必要再做这么多检查吗?
这类疑问想必许多糖友都有,如果不将这些问题解释清楚,大家很可能对检查不配合,甚至还会引起误解,进而影响到诊治。
我们知道,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并非只是“血糖高点儿”,而是躲在高血糖背后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因此,到医院看糖尿病,除了明确诊断之外,还要做文章开头提到的病情评估,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病情严重程度究竟如何?
只有把糖尿病诊断、分型以及并发症等问题都搞清楚了,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治疗。
那么,初诊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PART 01
与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有关的检查
确定有没有糖尿病?以及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这方面检查包括: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往往首先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后空腹血糖才升高,如果只查空腹血糖,忽视对餐后血糖的检测,往往容易使一些早期糖尿病人被漏诊。
2、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可有效地反映过去2~3个月的均血糖水平,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用于评估糖尿病长期血糖状况的最好指标。
最新颁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也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一项新标准。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
它属于葡萄糖负荷试验,可以检测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糖调节异常”及“糖尿病”。
换言之,OGTT试验主要用于“糖尿病前期”的筛查以及“糖尿病”的诊断。
4、胰岛功能测定
本试验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C肽释放试验(CPRT)。
通过测定患者空腹及餐后各个时点的胰岛素及C肽的分泌水平,可以了解患者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此外,根据胰岛素分泌曲线的形态特点,还可以协助对糖尿病进行临床分型。
5、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
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等等。
此项检查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患者抗体呈阳性,2型糖尿病患者抗体为阴性。
PART 02
与并发症筛查有关的检查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来自于它的各种并发症,围绕并发症的相关检查主要有:
1、尿常规
包括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尿白细胞等多项指标。
尿常规不仅可以间接反映患者血糖水平,还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有酮症酸中毒、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2、尿微量白蛋白
包括“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及随机尿的“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UmAlb/Cr)”测定。
糖尿病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通过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
3、血糖、血酮体、血乳酸、
血渗透压及二氧化碳结合力
这些指标主要用于确诊有无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4、肝、肾功能
可以了解患者有无肝功能异常及糖尿病肾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因为在肝、肾功能不全时,有些口服降糖药是禁用的。
5、血压、血脂、体重指数(BMI)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肥胖,三者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人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及体重。
6、眼科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病变早期患者往往没有症状,而一旦出现视力下降,往往病情已是晚期,几无逆转可能,所以,糖尿病一经诊断就应做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早治疗。
7、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有无缺血及心律失常,心脏超声可以发现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有无异常。
许多糖尿病人由于感觉神经受损,即便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也往往没有疼痛等警示症状,很容易被漏诊。因此,初诊糖尿病人一定要做心电图检查,排查心血管疾病,以后也要定期复查。
8、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
通过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针刺痛觉及温度觉这5项专科查体可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筛查和诊断,必要时还可做神经肌电图检查。
9、“踝肱指数”(ABI)测定
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
这两项检查主要用于了解患者下肢血管有无狭窄及缺血程度。
10、胸片或肺CT
用于了解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肺结核或肺占位病变。
11、腹部B超
了解患者是否有脂肪肝或胰腺占位性病变。
12、骨密度检查
了解患者有无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
13、口腔科检查
检查患者有无蛀牙、牙龈炎、牙周脓肿、牙齿松动脱落、口角炎、口腔霉菌感染等口腔疾病。
14、心理测评
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据调查,大约4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问题。
临床上,对那些情绪低落、干啥都没兴趣的糖尿病患者,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郁症,通过专门的心理测试,即可明确诊断。
专家提醒
并发症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而一旦有了症状(如浮肿、蛋白尿、视力下降、手足麻木、间歇性跛行等),说明并发症多已进入中晚期,此时病情往往已经不可逆转,不仅治疗难度增大,而且效果欠佳。
因此,在糖尿病诊断之初,均应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以利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本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一切诊断和治疗请遵从医生的指导。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您可以拨打免费长途电话400-6000-838进行咨询,或者直接联系我们。